Saturday, September 16, 2006

history of independence-ronnie liu & rustam sani

鲁斯旦:建设共同国族特征才是独立的真正意义

MALAYSIAKINI 黄凌风Sep 15, 06 5:37pm

社会学者鲁斯旦沙尼(Rustam Sani)指出,独立的意义不只是摆脱殖民地,而在于建设一个所有国民可以接受和分享的共同国族特征。也是前人民党署理主席的鲁斯旦沙尼昨晚在Youth For Change(简称Y4C)和隆雪华青年团举办的“重写独立斗争历史”(Pensejarahan Semula Perjuangan Merdeka)讲座会上,提出本身对独立意义的看法。

该讲座会的主讲人包括回教党中央研究中心主任祖基菲里阿末博士 (Dr. Dzulkifri Ahmad) 、民主行动党非政府组织局主任刘天球,以及大马战略分析机构首席分析员兼《当今大马》专栏作家黄永安。共有大约60人出席这场讲座。

人民宪法定义“马来人”为诞生本地者鲁斯旦沙尼指出,当时由各族团体组成的泛马联合行动理事会(Putera-AMCJA)曾经提出替代人民宪法,反映他们要成立有主权和独立的马来国土(Tanah Melayu)的愿望。

这份文件将马来人定义为任何诞生在这片土地、要定居在这里和把这个国家当作是国土的人。“如果这份人民宪法获得通过的话,当今大马将不再有土著和非土著之分。当时他们的思想已经非常前进,他们并非抗拒华人保有华人的特征,而是在这片土地上,大家都是'马来人'。这已经获得当时人民的认同。"

“现今的人民都无法接受先贤们的前进思想,他们把独立只是看成是在1957年摆脱英国殖民地而已。遗憾的是,没有任何历史学者为这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他们的理想越来越小,从来不曾深入探讨泛马联合行动理事会。

”独立并非为了“解放”马来亚.他也表示,当我们提到独立,我们都想到是在1957年获得独立及摆脱英国的殖民,而以前的斗争是为了要解放一个所谓的“马来亚”(Malaya)的国家,但这是不正确的。

“因为一直到40年代都不曾出现马来亚的名称,就算有被使用,也是马来人用来贬低其他种族的词语。因为成为在英国殖民地前,马来亚是不曾出现的。这就好象如果没有英国殖民,就不会出现印度;如果没有荷兰殖民也不会出现印尼;如果没有西班牙和美国殖民也可能不会出现菲律宾。所以,马来亚本身只是一个概念。”

他表示,单纯对抗英国殖民并不代表真正的民族主义,因为后者必须拥有塑造民族特征及国家的理想。他认为,有许多其他因素促使我国从英国手中取得独立,这包括马共的武装斗争,以及1950年代的世界气候,当时有许多国家也正争取独立。

联盟成立非关独立只为选举他说,独立不是一个解放既有国家的运动,而是塑造一个不曾出现过的理想中国家。“由巫统、马华和国大党组成的联盟,其目的并非要争取独立,他们组成联盟的目的是为了应对1952年的吉隆坡市议会选举。由于取得巨大胜利,因为他们继续以这种方式存在。”

他批评,每当出现纷争时,就会有人高喊“和谐”(muhibbah),“这并非是国家建设,只是处理纷争,直到现在。我们哪里有国家建设?我们只是处理纷争”。

为何陈祯禄没出席伦敦谈判?

刘天球则提出一些鲜为人知的史实,包括马华公会创办人陈祯禄并没有代表马华出席联盟与英国在伦敦举行的独立谈判。

“在1956年1月18日至2月8日举行的谈判中,陈祯禄被指身体抱恙无法出席,并由李孝式代表。陈祯禄是一名能够捍卫华社基本权利的领袖,并且曾经代表马华向华社保证会把华人的一切要求带到独立的谈判桌。但是,他最终却无法代表华社出席。”“陈祯禄作为马华总会长是否不够资格出席谈判?当时的华社一直质疑,李孝式和陈东海是否敢在谈判桌上提出华社的诉求?马华到今天都无法给予满意的解释。”

刘天球:陈东海扔掉华团备忘录典当权益

刘天球也引述已故国父东姑阿都拉曼在《星报》的文章说,当时身为联盟总秘书的陈东海在伦敦一间酒店内,把华团备忘录丢进垃圾筒。

“原来马华从独立开始就典当了华族的基本权利和利益。”

除了陈祯禄缺席之外,刘天球指出,国大党也没有任何代表参与上述伦敦谈判,连最有资格的国大党主席森本善(V.T.Sambanthan)也未受邀。

他也引述阿莫波士达曼(Ahmad Boestaman)著作《Merintis Jalan Ke Punchak》表示,我国目前中五使用的历史教科书指马来亚马来民族党(PKMM)、醒觉青年团(API)、醒觉妇女团(AWAS)和泛马农民阵线(BATAS)支持马来亚联盟(Malayan Union)是一个谎言,因为当时所有政党包括由阿莫波士达曼领导的马来亚马来民族党都是反对成立马来亚联盟。

刘天球说,较后在1948年2月1日成立了马来亚联邦(Persekutuan Tanah Melayu)来取代马来亚联盟,其中一个因素是当时的巫统并没有争取独立。

“事实上,最先争取独立的政党并非巫统和联盟。比巫统更早成立的马来亚马来民族党是使用'独立'(Merdeka)作为它的标语。巫统的标语是'马来人万岁'(Hidup Melayu),一直到一些政治领袖如敦嘉化巴巴加入巫统后才开始使用'独立'的标语。”

刘天球表示,无可否认的是,大部分独立斗士如马来亚马来民族党领袖都具有社会主义色彩,同时被视为偏向马来亚共产党。英国相信一旦马来亚交由马共或其他社会主义色彩政党管理的话,英国的经济利益将受到剥夺。

“因此,马来亚马来民族党和其他左派政党被禁,一众领袖也遭到监禁。独立的谈判只限于英国和联盟的领袖之间进行。”

马共准备放弃武装斗争参政

此外,刘天球也表示,马来亚共产党总书记陈平曾经在1955年6月致函马来亚的英国政府,陈平表明马共准备参与1955年7月27日的首次普选,但是遭到英国的拒绝。“

接着在1955年12月28日至29日举行的华玲谈判,东姑建议马共投诚及接受宽赦,但遭到陈平拒绝。陈平要求政府批准马共成为一个正式的政党也遭到东姑的拒绝。

在马来亚独立后,陈平再次於1957年10月12日致函东姑要求重新谈判,但是政府在未给予任何理由的情况下给予拒绝。”

刘天球说,马共在独立后已经展现出有意结束武装斗争的意愿,但不幸的是,他们的要求遭到联盟政府的拒绝。

“如果当时马共被政府接受为正式政党的话,大马的历史将大大不同,许多无辜生命也不会被牺牲。”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